國立體育大學因應生成式AI工具使用之教學參考指引

國立體育大學因應生成式AI工具使用之教學參考指引 (112.12.05.)

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,以下簡稱生成式AI)是人工智慧系統的一部份,能夠生成文字、圖像、影片、音樂等。例如:ChatGPT、Midjourney等,均為生成式AI,藉由透過學習大量的數據資料,進而生成新的文本。

人工智慧技術是當今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,因應生成式AI工具在教學現場所帶來的便利與影響,本校採取正面態度利用生成式AI工具,並提出下列建議供教師參考。

教學參考指引:

一、應用AI工具進行教學準備及課堂活動:教學設計與教材準備可善用生成式AI作為輔助工具,亦可將AI工具融入教學活動,並引導學生正確使用,進而培養學生邏輯推理、資訊識讀及批判思考之能力,例如:針對某一特定主題,請學生比較生成式AI與傳統搜尋工具(如Google)查詢資料結果之差異。或請學生將完成之作業,透過生成式AI進行除錯或文法修正。

二、設計適宜的成績評量方式:可透過實作、口頭報告、討論或課堂演練等方式,了解學生學習表現,並採用多元評量方式,檢核學生學習成效是否達到教育目標,避免單一評量方式產生成績評量之爭議。

三、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念及行為:指導學生正確運用生成式AI工具,協助課業及自我學習,但不宜過度依賴;使用時應思考與評估判斷其內容的正確性及合理性,對於缺乏支持證據或似乎不存在內容,應尋求其他權威性來源;如使用AI生成結果建議宜標註,並經思考後提出個人觀點,不宜將生成結果直接作為自身的報告或作業,學生對個人的作業報告內容應負起責任,並應遵守課堂要求。

四、遵守著作權法及學術倫理規範:生成式AI是以他人著作進行生成式內容,已有學術出版商或學術研究機構針對生成式AI發布相關政策,例如要求揭露使用之聲明,以及生成式AI工具不可做為學術發表的作者等。研究者使用此類工具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學術倫理相關規範。

五、注意資訊安全與隱私問題:使用者應避免將個資、未公開文件或機密資料輸入生成式AI,降低個人資料洩露之風險,以確保資訊安全。

六、約定AI工具使用規範:課程「教學大綱」宜明列生成式AI工具的使用規範或限制,可加入學術倫理誠信聲明,教師於課堂應向修課學生說明並約定該課程使用AI工具的規範或限制要求。

 

【課程大綱之聲明】

下列範例提供授課教師參考,建請依課程教學規劃自行調整內容,並請於「教學大綱」之備註欄增列相關說明。

 

參考範例1:【有條件開放使用】

˙本課程有條件開放使用生成式AI,課堂作業或報告中的「標題頁註腳」或「引用文獻後」須簡要說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進行議題發想、文句潤飾或結構參考等使用方式。

˙本課程的「個人報告」、「小組作業」中,如使用生成式AI應標註說明。若經查核使用卻未於作業或報告中標明,授課教師有權重新針對作業或報告重新評分或不予計分。

˙修讀本課程之學生於選課時,視為同意以上使用生成式AI聲明。

 

參考範例2:【禁止使用】

˙本課程授課教師認為不宜使用生成式AI於本門課程課堂學習。因本課程的內容於生成式AI中尚有諸多錯誤,且容易影響學生對基礎核心知識的判讀。

˙修讀本課程的學生應注意本課程不得繳交使用生成式AI所產出的作業、報告或個人心得。若經查核發現,授課教師有權針對作業或報告重新評分或不予計分。

˙修讀本課程的學生於選課時,視為同意以上聲明。

 

 

參考其他大學相關資料:

臺大 「針對生成式 AI 工具之教學因應措施」

清大 「大學教育場域AI協作、共學與素養培養指引」

陽明交大 「生成式AI之指引及教學建議」

臺師大 「生成式AI之學習應用及參考指引」

北醫「生成式AI工具之課程教學參考指引」

北科大「因應生成式AI工具之教學參考指引」